陕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推广发展协会

我国为何要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发布时间:2020-08-21 admin

       今年9月1日起,北京等10个城市将正式启动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工作,这是商务部会同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6部门下发的《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要求。

  此次列入“禁现”范围的共有127个城市,涵盖了29个省(区、市)。除首批“禁现”的10城市外,其余117个城市将在两年内分期分批实施。开展“禁现”工作,从更深层次促进了节能减排,并为资源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禁现”要求工程中使用预拌砂浆,它改变了现场拌制砂浆必须由人工装卸、人工搅拌、人工喷涂的落后作业方式,而采用了现代化、机械化的新一代生产方式。水泥在出厂前由专业化机械搅拌完毕,灌入全封闭的专业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随即由机器喷涂墙面或浇灌墙体。 

  用预拌砂浆代替现场拌制砂浆,不是简单意义的同质产品替代,而是采用了先进工艺拌制、提高了技术含量、产品性能得到增强的更高层次的替代,是用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来代替传统、落后的建筑材料。

  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预拌砂浆从搅拌、运输到使用均在密封的装备和环境下作业,全部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使水泥从袋装变散装,彻底告别了一次性包装袋。这首先节约了一大笔为制造包装袋花费的能源开支: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包装袋94亿只,由此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包装纸2826万吨(折合木材15545万立方米)、节约电力339亿度、节约水资源71亿吨,综合能耗节约达8074万吨标准煤。

  此外,去除包装袋也就避免了包装破损带来的水泥损耗。2006年,通过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仅此一项就减少经济损失55亿元。

  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还可大大减少水泥、石灰用量。以2006年全国35亿吨砂浆需求量计算,如果全部使用预拌砂浆,每年因此而节约能耗就达31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50万吨。

  预拌砂浆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成分配比,可避免现场搅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质量隐患;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一套可追溯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强化了生产单位的质量意识,保证了建筑质量安全,大大降低了工程返工率,从而实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节材”,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节材、建筑节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大局。北京市对国家体育场工程(鸟巢)使用预拌砂浆试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显示,室内部分原预算砂浆用量为198万吨,改用预拌砂浆后实际使用量减少到128万吨,节约砂浆用量35%,且工程质量、现场管理、施工环境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这就为固体废物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新途径。2006年,北京市在发展预拌砂浆过程中,消耗粉煤灰和矿渣达到422万吨,尾矿废石5000万吨,减少了天然矿石的开采,北京西郊多年来堆积如山的铁矿渣也得到了有效利用。

  预拌砂浆的封闭式、机械化生产工序还可以大大减少城市施工现场搅拌带来的噪音污染,以及建筑材料露天堆放、现场施工造成的粉尘等污染。据测算,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42公斤。2006年,因发展散装水泥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18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75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48万吨。

  发展预拌砂浆还改变了过去靠人拉肩扛、人工装卸的落后作业方式,改变了机器轰鸣和尘土飞扬的施工场面,在维护了城市环境、造福了城市居民的同时也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倍加重视的战略任务。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典型行业,以水泥产品为主体的建材工业自然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

  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禁现”绝非一时之举。早在2003年,商务部、建设部等部门就已在全国部分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截至2006年底,全国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城市已从当初的124个扩大到300多个。2006年,全国2891家规模化、现代化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配送中心使用散装水泥量达到14亿吨,占当年散装水泥使用量的30%以上。

  然而,禁止在现场搅拌混凝土,只是堵住了袋装水泥的一个渠道,在城市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场搅拌砂浆,仍在大量使用袋装水泥。为堵住这一渠道,开展以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为主要内容的“禁现”工作势在必行。

  据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介绍,《商务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末我国水泥散装率达到55%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务必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禁现”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将“禁现”工作纳入各地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各地在工作中,要将发展散装水泥、开展城市“禁现”纳入各地节能减排体系,要与各地开展的文明城市、绿色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等创建活动、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等节能减排综合推进措施相结合,为地方节能减排工作做贡献。要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以具体数字为依据揭示发展散装水泥和“禁现”工作对地方节能减排的贡献。

  二是加快散装水泥流通标准和相关法规建设进程,为“禁现”提供相关技术规范和良好的法制环境。商务部要求各地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法规体系建设,继续加大限制袋装水泥、鼓励散装水泥、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力度,并将此内容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国务院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得到体现。同时,积极探索出台《散装水泥管理条例》的可行性。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禁现”提供相应的技术规范。

  三是今后工作重点放在限制袋装水泥发展、推进散装水泥的集中化使用上;放在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上;放在加强散装水泥物流建设、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上。

  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80%的散装率相比,我国近40%的散装率仍然较低,发展速度还不尽如人意,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大。目前散装水泥比较普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散装水泥发展依然比较落后,农村散装率仅有6%。在实现“禁现”目标、推广散装水泥、贯彻节能减排方针、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